手球规则有了新变化:攻方无意手球导致队友进球不再是犯规
同时,在这种贴身逼抢中,如果球员能够立即由守转攻,展开反击,往往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进攻效果。 不过手球犯规与否并不是像是否越位那样的客观问题,而是在于裁判员的主观认定。 例如在这次判罚中,主裁的站位很好,第一时间的判断是不能判罚点球,而VAR则明显持有不同意见,核查后认定这是次“清晰明显的点球漏判”,所以在死球时介入并建议主裁场边回看。
第86分钟,安吉利诺左路下底传中,沃克鱼跃冲顶高出横梁。 第87分钟,斯特林左路突入禁区后右脚推射打在阿诺德的手臂上,奥利弗示意没有犯规。 第88分钟,克洛普用完最后一个换人名额,乔-戈麦斯出场换下萨拉赫。 在本方罚球区外,守门员和所有其他场上队员在手球上具有同等限制。 如果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以违规方式手球,将判罚间接任意球,不执行纪律处罚。
手球是手球运动或手球比赛的简称;也指手球比赛中的用球,但在这里它代表前者。 标准的手球比赛由两队各派七名参与,包括6名普通球员及1名守门员,在长40公尺,宽20公尺的球场上互相对抗、互相进攻。 比赛目的是尽量将手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,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1分,当比赛完毕后,得分最多的一队则代表胜出。 上周末,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(IFAB)在苏格兰阿伯丁举行了第133次年度大会,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一些此前已经拟定好的足球比赛新规。 针对当今足坛存在的手球获益、任意球干扰人墙以及换人拖延时间等问题,IFAB都作出了相应调整。
“这意思是以后攻方球员可以直接将球踢到对方后卫手上,然后取得点球? ”在看到这一条规定后,有球迷炸开了锅,表示如此可以轻松“骗”得点球,足球比赛恐怕要打出篮球比赛的比分。 于是部分裁判员不得不连续执裁,出现错、漏判的几率也在增大。 而随着联赛竞争日益激烈,各俱乐部对每一场比赛胜负、每一分、每一粒进球甚至每一次判罚都格外在意。
在欧联赛场,流浪者与布拉加的比赛进行到第4分钟时,流浪者队通过左路传中形成的头球机会扩大了比分,但由于左路的队员传中前手球在先,裁判员亲自回看后判罚进球无效。 IFAB表示,不是所有触碰到球员手或手臂的球都算犯规,“导致队友射门得分或获得得分机会的无意手球将不再被视为犯规”。 两名裁判负责保证比赛按规则进行,并对所有犯规的球队、球员作出判罚(包括判罚警告、两分钟退场、任意球及七公尺罚球等)。 如果两名裁判同时鸣哨判罚同一球队/球员,但在罚则轻重上持有不同意见,裁判应执行较重的罚则。 如两名裁判同时对犯规或球出界鸣哨,但对判罚球队/球员的裁决意见不同,两名裁判应透过协商以达致相同裁决;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,则由场上裁判执行裁决[19]。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新赛季中超联赛开赛前,中国足协内部曾产生过重新邀请外籍裁判援助执法中超联赛的想法。
北京时间7月3日22点,第19届南非世界杯展开第三场1/4决赛争夺。 在开普敦绿点球场,阿根廷队与德国队上演巅峰对话。 第33分钟,迪马里亚右肋带球至空档后,在J-博阿滕前逼不紧情况下低射力量不足,皮球被诺伊尔直接抱住,这也是阿根廷队全场第一脚打在门框范围内的射门。
有的球迷甚至误读了新规则,认为新规则下攻方可以轻易“骗点球”。 当裁判向球员判罚取消比赛资格时,会向受罚球员或职员举起红牌示意。 受罚球员/职员不得再参加该场比赛,并须立即离开场地及替补区,在馀下的比赛时间不得再以任何方式与球队联系。
从去年开始,贴身干扰式的防守被一些球队开始采用,屡试不爽,如今很多球队都在使用。 这种战术必然会导致球员之间身体接触更多,对抗更激烈,双方擦枪走火的机会大大增加。 这对于裁判而言,执法的难度会大大提高,更难控制比赛场面。 当双方都更加注意利用身体而不是技术来改变攻防的转换的时候,双方的情绪会更加紧张,每一次贴身防守的犯规,都可能成为引发冲突的“导火索”,裁判就像坐在“火山口”上。 本轮中超上海申花客场与成都蓉城的比赛第87分钟,申花球员晏新力手球送点。 但是,晏新力的手球之前蓉城外援费利佩争抢头球时疑似手球犯规在先,申花方面申请裁判通过视频进行追溯,未获主裁的采纳,导致了申花部分球员情绪失控,双方球员一度出现大规模冲突。
但现实的情况,是西门尼斯的手有着“手/臂部向球移动”,使得“身体不自然扩大”的嫌疑,球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。 通过以上考量,法加尼最终做出了判罚手球犯规的决定。 当然,球员故意手球、手或手臂触球时身体不自然地扩大依然被视为犯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