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新规来了!无意手球不复存在,罚失点球不能补射 周到
”这条规则可以让裁判员更加容易的判断守门员是否在门线上,即便他正在跳跃。 同时,这也意味着守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预判提前迈出一步。 进球球员或者队友的意外手球,只有在立即进球,或者立即产生进球机会的情况下才会被吹罚。
每队上场的球员人数不得超过7人,可设替补球员。 其他场上球员可于双方球门区外自由走动,而守门员除不可在对方球门区外走动外,场上所有地方都可以进入。 手球运动是在1898年由丹麦人 Holger Nielson 所创[1] ,他利用室内场地首创“七人制手球”,比赛方式为在室内场地两端各置一球门,双方各派七名球员以手进行传接球及射门。
进攻球员若因手球(无论主动被动)受益得到进球机会或者是创造出了破门机会,都将被判罚犯规。 防守球员手臂扩张到人体自然轮廓(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)外,只要出现手球(无论主动被动),即被判罚手球犯规。 上周末,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(IFAB)在苏格兰阿伯丁举行了第133次年度大会,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一些此前已经拟定好的足球比赛新规。
英超官网的举例↓上赛季热刺与富勒姆的比赛,富勒姆球员马亚破门,但因他的队友勒米纳手球在先被取消。 按照新的手球规则,以后类似马亚的进球将是有效的。 在攻破皮克福德把守的大门前,曼联前锋确实手碰到了皮球,虽然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了对方后卫飞身铲球的影响。 不过西汉姆的两粒进球似乎就有点不那么好理解了,毕竟按道理手球在先“无意”也不行。 其中斯卡马卡打进的反超之球只能说是球有可能没碰到手,皮球在意大利前锋身后反弹,有没有实实在在碰到手肘还真有些看不清楚。 对方解围,西汉姆替补前锋“顺势一挡”,插入单刀将比分锁定在了3比1。
对照比赛当天中国足协对同样侵犯对手面部的泰山外援贾德松停赛5场、罚款5万元的追罚,马镇恐怕也难逃类似追罚。 蓉城VS申花比赛第84分钟,蓉城队唐淼的传中球打到了申花队晏新力臂部,当值主裁艾堃在VAR技术介入后,最终认定晏新力禁区内手球犯规,艾克森主罚点球,一蹴而就,帮助蓉城锁定胜局。 在5月23日晚中超联赛第9轮一场焦点战中,上海申花客场1比2不敌成都蓉城。 比起申花新赛季不败金身告破,有关影响赛果的点球判罚是否正确更引人关注。 申花主力门将马镇临近终场前拳击蓉城外援罗慕洛,某种程度上也是因其情绪受到争议判罚影响而一度失控。
新竞赛规则修改为如无特殊原因(如安全或伤病),被替换球员必须从最近一端的边线处离场,且必须直接返回技术区或更衣室。 有利于减少球员拖延比赛时间的行为,增加净比赛时间,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。 加里-奥尼尔很困惑,很多的教练员、球员、专家和球迷也都很困惑。 而且,这已经不是本赛季英超裁判第一次因为手球判罚而引起争议了。 规则认为肩膀区域不是手球,但任何低于肩膀手臂部位可能导致手球的判罚。
新规则明确,如果是无意手球,导致队友进球或获得进球机会,将不再被判手球犯规。 当然,球员故意手球、手或手臂触球时身体不自然地扩大依然被视为犯规。 另外,如果是直接用手或手臂进球,或者球碰到球员手或手臂后立即入网,不管是否有意为之,都算犯规。
如果VAR不介入,按法加尼第一时间的判罚继续比赛,那么至少不会像判罚点球一样争议这么大。 两名裁判负责保证比赛按规则进行,并对所有犯规的球队、球员作出判罚(包括判罚警告、两分钟退场、任意球及七公尺罚球等)。 如果两名裁判同时鸣哨判罚同一球队/球员,但在罚则轻重上持有不同意见,裁判应执行较重的罚则。 如两名裁判同时对犯规或球出界鸣哨,但对判罚球队/球员的裁决意见不同,两名裁判应透过协商以达致相同裁决;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,则由场上裁判执行裁决[19]。 然而,若防守球员犯规,但进攻球员仍能继续射门得分,则无须再判七米球[16]。 在土耳其与意大利的首轮小组赛比赛上半时结束前,意大利队员在对方禁区内的传球打在土耳其后卫手臂上,虽然意大利队员举手示意对方犯规,但当值主裁判并未予以判罚,VAR介入后也没有做出改变。